2025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
——矿业类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改革与实践
会议通知
一、会议背景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贯彻落实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随着全球能源资源格局的深刻调整和矿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矿业领域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绿色已成为现代矿业发展的主题。为加快矿业类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推进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内涵建设,执行《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定于2025年4月24~26日(4月24日报到),在辽宁沈阳召开“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矿业类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过程中的改革路径与实践经验,以应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会议主题
1、矿业类高校“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Ø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Ø 智能绿色前沿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Ø 智能采矿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与内涵建设
Ø 全链条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2、矿业科技创新与矿业类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
Ø 科教融合平台建设与管理运行模式
Ø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与路径
Ø 项目牵引下的科教融合项目式课程建设
Ø 科研平台与专业教学联动机制与实践
3、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内涵与质量保障
Ø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Ø 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数字化重构
Ø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创新举措
Ø 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跟踪
4、面向未来的矿业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战略
Ø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专业建设实践
Ø 新兴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与专业调整
Ø 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及人才培养机制
Ø 矿业类专业的国际化资源建设与发展路径
5、评选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
Ø 优秀专业教师
Ø 优秀教学成果奖
Ø 优秀课程奖
Ø 优秀教材奖
Ø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
中国矿业大学
指导单位:
中国矿业联合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
东北大学
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智能化开采教育协作委员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大型矿山企业
支持媒体:
《煤炭高等教育》(论坛会刊)等
四、拟邀请参会人员
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领导、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领导、智能采矿行业院士专家,主管校领导、教务部(处)长、学院院长及副院长、智能采矿专业负责人、智能化矿山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矿业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等。
五、会议组织机构
1、常设机构
论坛主席:王国法
轮值主席:冯夏庭
常设秘书长:张吉雄
2、学术委员会
主 席:
王国法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冯夏庭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王运敏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程杰成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潘一山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赵跃民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副主席:
刘 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副会长
刘 波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 副理事长
郭永存 安徽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来兴平 西安科技大学 党委书记
王增国 新疆工程学院 校长
梁卫国 太原科技大学 校长
冯国瑞 山西能源学院 校长
赵峰华 华北科技学院 校长
张吉雄 中国矿业大学 副校长
刘殿文 昆明理工大学 副校长
韩 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副校长
王卫军 湖南科技大学 副校长
张国华 黑龙江科技大学 副校长
陈绍杰 山东科技大学 副校长
张艳博 华北理工大学 副校长
李振华 河南理工大学 副校长
陈连军 青岛理工大学 副校长
刘泉声 武汉大学 二级教授
于 斌 中国煤炭学会 副理事长
范京道 应急管理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主任
毛善君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 健 山东能源集团 副总经理
杜善周 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公司 董事长
李树学 华能蒙东公司 董事长
委 员(按笔画):
马立强 马述起 王 开 王 东 牛福生 文志杰 左宇军 龙 涛 包申旭
朱万成 刘 涛 李华炜 李树清 杨胜利 肖福坤 吴顺川 何桂春 张元生
张光存 张紫昭 陈清华 苗胜军 周子龙 赵光明 赵兵朝 段进超 洛 锋
聂百胜 顾晓薇 顾清华 衷水平 郭文兵 黄艳利 潘 博
3、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朱万成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
黄艳利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院长
副主席:
于庆磊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
袁 永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副院长
委 员(按笔画):
王婷婷 牛雷雷 邓文学 巩思园 刘洪磊 刘造保 刘溪鸽 关 凯 孙晓刚
牟文强 李 荟 张 强 张鹏海 范钢伟 侯 晨 胥孝川 蒋 震 韩昌良
六、会议秘书处
1. 会务组电子邮箱:neu_mine@163.com
2. 联系方式
于庆磊 13840249671 袁 永 15862169239
刘溪鸽 13504054187 张 强 13775981147
七、会议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1. 会议时间:2025 年 4 月 24 - 26 日,报到时间:2025 年 4 月 24 日
2. 会议地点:东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体路西路80号
3. 报到/住宿酒店:东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体路西路80号
八、有关事项说明
1. 请参加会议的人员填写参会回执表(见附件),于2025年4月15日前将参会回执表电子版发送到会议指定邮箱(neu_mine@163.com)。
2. 参会代表交纳会议及资料费1600元/人,学生及其他人员费用1000元/人。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及往返交通费自理。
3. 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并组织分组讨论和交流互动环节。
4. 欢迎各位参会人员提交与会议议题相关的论文,我们将择优推荐在《煤炭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4月15日。
5. 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的申报时间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申报材料提交至邮箱:leafkky@163.com。申报数量及评选办法附后。
6. 诚挚地邀请各位矿业教育领域的同仁积极参与本次论坛,共同为矿业类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会议秘书处联系。
附件:
1. 会议二轮通知与成果奖评审办法(试行)
2. 参会回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