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12月获教育部批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立项建设,2016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目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共12人,其中院士3人,正高职称9人;固定人员71名,其中正高职称31名,副高职称24名;流动人员19人,其中访问学者4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5人。

 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主要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采中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强渗流场和时间效应带来的深部岩层移动、岩体强流变、动力响应、渗流突变等科学问题,围绕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深部围岩大变形控制理论与技术、围岩动力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前瞻性研究,为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实验室自2011年建立以来,共承担973863、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主要纵向项目130余项,企业委托科技创新项目900余项,引进科研到账经费达4.6亿元,涉及国内主要产煤省份的企业和地方的科技开发活动,研究对象遍及国内各大矿区,研究内容涵盖了深部煤层卸压开采、安全高效开采、采动煤岩动力灾害防治及围岩稳定控制技术等,共发表SCI论文450篇、EI论文220篇,授权发明专利470件,成果转化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包括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及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省部级与行业科技奖励130项。

 实验室现拥有用房面积5000m2,仪器设备1023台(套),固定资产总值559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91台(套),固定资产总值4415万元。实验室建立了三大试验技术平台:深部采煤方法与技术试验平台,由30余台(套)仪器设备组成,具备深部采煤方法所涉及基础理论问题的实验室试验分析能力;深部围岩变形与控制试验平台,由40余台(套)仪器设备组成,具备深部围岩变形与控制方面的试验与分析能力;深部围岩动力灾害控制试验平台,主要由近30台(套)仪器设备组成,具备深部围岩动力灾害控制试验与分析能力。

 实验室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实验室积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矿业科学传播与开放合作,主办“全国煤矿科学采矿新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地球科学、矿物和能源国际会议”等大型会议,设置开放基金资助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采矿/安全专业的优秀人才。